微软知名工程师Jeffrey Snover表示,对运维人员来说,未来可谓一片光明;但先进的云自动化技术表明结果实则不然。

云自动化会让运维人员失业吗?

Jeffrey Snover是有着16年工作经验的微软老兵,也是一位杰出的技术专家,他显然站在IT运维这一阵营。他说:“我属于这个阵营的一员。我对运维人员的未来非常乐观。”

尽管站在这个阵营,但Snover可能在帮助让许多运维人员失业,不过我确信他本人不会同意这个观点。

作为知名工程师兼微软企业云部门的首席架构师,Snover一直在与Azure首席技术官Mark Russinovich紧密合作,开发Azure公有云背后的自动化基础设施。这项先进的技术还逐渐进入到Windows Server、System Center以及微软的其他内部部署型解决方案。

上周我采访了Snover,聊了聊微软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方面采取的方法;他拿OpenStack方法进行了比较,后者需要收费高昂的系统集成商才可以部署:

没人能否认这点,微软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拿来非常高端的计算后使之实现大众化,并提供给大众使用,我们做到这点的秘诀就是追求大批量和简洁性。对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我们又使出了这一招。

Snover在这里谈论的是使用微软的Azure Stack解决方案来部署私有云。我明白他的意思:微软比任何一家厂商更懂得如何让云实现产品化,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去。《InfoWorld》杂志自己的云测评支持这个说法。微软更进一步:在AWS、Azure和谷歌云三大公有云玩家中,只有微软这一家厂商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

但是尽管Snover声称看好运维的未来,但是他一直在驳斥自己的观点。首先,他对先进的云自动化与微软在Windows 95中推出的即插即用规格作了一个历史的类比:

在即插即用问世之前,运维人员和管理员过去常带着弯曲的回形针东奔西波,拨动DIP开关,研究输入/输出图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有了即插即用规格,突然间你只要拿来某个设备,就可以把它插上去,它马上就可以使用。到底有谁因即插即用而失业?我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人。

确实如此。但是虽然即插即用是一项受人欢迎的技术进步,云计算却是一种重大转变,其最终目的是让整个数据中心运行起来酷似一台可替代的计算机――如果你谈论的是公有云,这是一台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计算机。如果换成私有云,根本没有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优点,不过我丝毫不怀疑微软最新的技术进步会让内部部署型系统的管理员更高效地工作。

同样,Snover对Storage Spaces Direct特别引以为豪,Windows Server 2016技术预览版2中推出的这项功能让管理员可以管理直接连接存储,并确保高可用性和高性能。Windows Server 2016还会引入另外一大批技术成果,主要是新的容器技术和Service Fabric PaaS。

不过再次,这一切从Azure公有云传至内部部署版本,而容器技术会让开发人员能够做许多令人兴奋的新事情,根本不需要运维人员的帮助。我越来越想知道投资构建私有云的理由。Snover是这么解释这个决定的:

公有云的核心是弹性,而私有云的核心是控制。这是两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如果你确实关注控制――比如我想要控制谁访问这些服务器、部件之间的带宽是什么、使用什么处理器、谁在使用处理器,如果你购买并控制自己的数据中心,就能获得这种控制。

我询问Snover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是不是有点类似在即插即用问世之前管理员拨动DIP开关。他答复,最后,绝大多数人是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Snover并不认为安全是那个选择的一部分。实际上,他把将数据交给公有云方面的担忧比作把钱放在银行而不是放在床垫下方面这个由来已久的担忧。

如此看来,不辞辛苦、不惜血本地维护私有云还有什么必要?当然,监管法规对于数据的存储位置有其要求,担心云锁定和不断上升的运维成本(而不是自己做的资本开支)也不无道理。但是最终,你在内部部署环境获得的灵活性级别永远无法与在公有云环境获得的一样高,而我谈论的不仅仅是可扩展性。

比如说到明年,3D NAND有望将闪存价格降到与旋转磁盘相当的水平,到那时用于一级存储的旋转磁盘可能会过时。你谈论的是性能方面的大幅提升。现在设想一下:今天你刚斥资几百万美元购置某种闪存/磁盘混合存储系统。你刚让自己动弹不了――然而你知道友好的公有云提供商很快会升级,一方面是由于闪存的耗电量低得多,因而天生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我见过的支持公有云最有力的观点之一来自微软在2010年发布的白皮书:《云的经济性》里,一个重要的段落内容如下:

“对于已安装了约1000台服务器的大公司而言,私有云切实可行,但是就同样的一批服务而言,私有云的成本要比公有云高出大约10倍,那是由于规模、需求多样性和多租户的共同效应。”

当然,那是成本,而不是价格――不难想象公有云提供商期望靠出售服务来谋利。另外,正如白皮书在结尾处表明的那样,向公有云转变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行动”。如果立马全身心投入到公有云是不明智的。

但高端的私有云解决方案越来越像是通向公有云未来道路上的停留点,连极大地降低了部署和维护复杂性的那些私有云解决方案也不例外。在软件定义世界,虚拟基础设施的许多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我并不认为我们为何可能需要同样多的运维人员来运维系统。毕竟,成本节省的大头来自人员开支。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2-06-24 09:49:44
运维管理 疫情当下,如何减少人员轻松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管理?
作为一名运维从业者,必须要讲讲疫情为运维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详情>
2022-01-17 14:31:58
运维管理 引领运维高效革新之路,新华三荣获ITS 2021年度IT智能运维领军企业奖
作为新华三智能运维领域中的拳头产品,U-Center统一运维平台基于开放容器底座,实现从系统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全面智能化改造,具备AI赋能(AIOps)、全域融合(Aggregation) <详情>
2021-11-10 14:16:06
2021-09-14 17:31:47
运维管理 专业于行 温暖在心 | 遭遇数字化转型阵痛,看运维人如何助阵!
作为新华三集团U-Center远程运维解决方案的一项重点服务,其能够对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安全产品、服务器等在内的诸多ICT产品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主动式、预防式、自动化 <详情>
2021-08-16 10:36:00
运维管理 如何处理数据中心电缆管理问题?
随着机架密度的增加和多跳连接变得越来越普遍,还有更多需要跟踪。依赖体力劳动和电子表格的方法已不再足够。许多公司现在正在逐渐从铜缆过渡到光纤布线,从而形成了满足各 <详情>
All in AI 亚马逊云科技助力安克创新以AI赋能业务
2025-07-01 09:31:00
供需牵引 生态共筑——2025中国智算产业生态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2025-06-30 12:46:35
亚马逊云科技:Agentic AI处于爆发前夜 要做企业AI创新的首选
2025-06-27 17:35:02
CIDC探路汕头跨境数字枢纽:共绘跨境数据流通与算力协同新蓝图
2025-06-24 14:17:46
第一线陈姵妏:专有算网即服务 破解企业AI部署“升效-降本”难题
2025-06-24 14:13:07
阿喀琉斯之踵?!阿里云核心域名遭劫持
2025-06-24 14:08:46
破局生态壁垒,共筑算力未来——2025中国智算产业生态发展大会即将启幕
2025-06-24 13:57:58
红帽AI来了!让开源成为企业AI最优解
2025-06-24 10:49:47
完整议程揭秘 五大参会理由!2025中国智算产业生态发展大会即将启幕
2025-06-24 09:27:59
“数”启新程,“智”赢未来:和林格尔新区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6-23 17:32:10
瑞银实地探访星际之门:未来的希望还是空置的野心?
2025-06-23 16:48:30
投资45亿、3000P,灵武智慧算力科创谷项目预计于6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2025-06-23 16:45:55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落地 246家绿色数据中心背后价值何在?
2025-06-23 16:44:29
智擎破局:中电电气重塑绿色智能数据中心新范式
2025-06-23 16:41:53
统一算力“度量衡” 工信部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2025-06-23 1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