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是地震还是海啸,或是局部地区的恐怖袭击,都给大家在数据资产保护上敲响了警钟。很多政府或是企业把数据的安全保护和备份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有条件的企业,比如金融企业,已经采取两地三中心的备份和数据恢复方案,更有甚者,还选择不同的地震带建立异地灾备中心。
虽然整体异地灾备中心并非每家企业的标配,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些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陆续进行灾难备份建设。从目前已建灾备中心选址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的深圳、南海、佛山、东莞等地,近几年贵州、成都、宁夏、克拉玛依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安全性,也承建了不少国家级、省级的灾备中心。
国内大型的灾备中心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这四大银行都是把全国数据中心分别建设在北京和上海两地;
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全国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也都是建在上海和北京;
央行已在无锡建立了灾难应急备份中心,在上海建设全国支付系统数据的备份中心;
招商银行的生产中心在深圳,灾难备份中心建在南京;
国开行灾难备份中心选址深圳;
国内首个国家级电信灾难备份服务中心在成都建成;
证券交易所将灾备中心建在东莞;
电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5个国家级异地灾备中心;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落户广东南海;
吉林省首家战备级大数据灾备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乌兰察布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启动;
国家旅游数据灾备中心落户贵州,该大数据库灾备中心在贵州揭牌;
成都打造“国家级数据存储中心”和“国家级信息灾备基地”;
克拉玛依成新疆自治区区级政府灾备中心等;
灾备中心选址
灾备中心选址非常重要,无论灾备中心的规模大小,有良好的选址是灾备中心建设的基石,是保证灾备中心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首要条件。
尽可能选在不会发生强地震、洪水、内涝、飓风等灾难的地点,且地址条件良好。
应选在建筑物本身及周围没有强污染源、强放射源、强振动源、火灾已发点等安全隐患的地点。
尽可能选在上空无航线,附件无高速路,无高压电站,无发射电台等,减少电磁干扰。
避免位于公共交通主干道边及闹市区,周围无重大军事目标,增加灾备中心的物理安全性。
交通方便,到机场的道路有2条或者2条以上,能在1小时内从机场赶到灾备中心。当客户的主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客户的业务专家和IT工程师能方便地赶到灾备中心现场,尽快恢复业务。
应考虑有足够和稳定的电力供应,且不宜与主用中心来源于相同的大电网。
尽量选择独立的建筑物来建设灾备中心,可以有效的隔离灾备中心与周围的建筑。当周围建筑发送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不会影响到灾备中心。
应考虑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保证空调及消防用水。
应该有足够的网络资源,接入骨干网的带宽不小于2.5G,多光纤接入,光纤从多点接入,并且从两个以上管道接入灾备中心机房。
不应设置在治安复杂地点,远离政治性群体事件易发区域。
附近有较好的生活配套设施,场址有良好的通信条件。
灾备中心应为异地容灾,与主用中心不宜处在同一地震带内。
IDC机房和灾备中心机房比较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