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个突出的趋势就是公司企业渴望提高数据中心方面的生产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绿色IT的出现以及艰难的经济形势。这里指的不是人员的生产力,而是指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生产力。
到底有没有可能设计出同时符合下列特点的这种数据中心:
极其节能高效
建造成本低廉
可以适应新技术
可以支持企业的不断发展
更匪夷所思的是,这种数据中心还永远位于同样大小的场地?
如今一个突出的趋势就是公司企业渴望提高数据中心方面的生产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绿色IT的出现以及艰难的经济形势。这里指的不是人员的生产力,而是指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生产力。如今许多公司开始认真关注计算功率与所耗能源的能耗比,然后拿它们与应用程序和交付该应用程序的设备的估计生产力进行比较。此外,大家还认识到大多数 IT资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显而易见,高效设计和实施的数据中心能够大幅提升这些能耗比。
企业在面临新数据中心规划这个课题时,以后需要多大的场地这个问题很可能是最难确定的问题。话虽如此,答案却常常是最迅速做出的——极少进行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的场地面积远远大于实际所需的场地面积。
许多人所犯的头一个错误就是根据目前现有的场地大小来进行估计——根据以往的增长模式来推测未来的场地需求。这听起来是很合理的做法,但是存在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假设目前所用的场地面积得到了合理利用;第二个问题是假设可用的场地是横向构造,而不是横向场地和纵向场地的组合。
许多时候,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或设施团队从下列假设入手:我们的数据中心其计算容量已耗尽或快耗尽,所以我们建造下一个数据中心时,就需要更多的场地。假设我们现在的场地面积为5000平方英尺,必须至少需要7500平方英尺或更多的场地,才能维持业务发展。这种错误在于,关注的重点是平方英尺,而不是每平方英尺的计算容量。
如果把计算容量看成是衡量尺度,情况很快就会开始发生变化。举例来说,以拥有40个服务器机架的典型环境为例。在如今大部分的数据中心中,这些机架将会被塞入一两代之前的服务器,具体取决于企业的更新周期;普通服务器的高度是标准的2U。机架很少接近大物理容量,但是由于在机架层面的电力或冷却方面的约束,实际上其逻辑容量很可能达到了极限。(避免数据中心中出现局部热点这个准则实际上恰恰使得场地和机架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假设负载容量平均达到了60%(再次为了避免出现局部热点),我们这个例子中每个机架(假设42U机架)平均有13台物理服务器和总共520台物理服务器。如果每个机架占地30平方英尺(这包括通道和转门空间等),40个机架就需要1200平方英尺的场地空间。
那么,下一个数据中心应该造得多大?如果我们假设15%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作为平均增长指标,那么十年后,原来那个小小的IT机房就需要支持至少160个机架,物理服务器数量超过2000台,而且需要将近5000平方英尺的场地面积。
但是如果我们同时从纵向和横向方面来考虑,又会如何呢?所有上述的假设都保持不变,但假设你不管设计什么样大小的场地,目的都是为了可以充分利用机架空间,而不用担心局部热点。以同样40个机架为例,如果容量平均被提高到90%,那么在接下来2年将现有的服务器群升级到1U服务器,就有望支持1520台物理服务器。
所以,如果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大小一模一样的数据中心(含有40个机架)每年可以支持数量增加15%的服务器,至少可以再使用8年。现在问题变成了:我们把数据中心建造得更大,以支持原来的目标:2000台服务器,还是在接下来8年的将来技术更新可以再次让我们的容量翻番?
说到容量估计,借助电子表格做一番简单的运算,提出这些假设分析问题,就能获得一些惊人的效果。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服务器,同样适用于存储,因为每类设备的尺寸在不断减小,容量和性能却在不断提升,就工作单位的功耗而言,一代比一代低。
如果我们关注性能和密度方面的这些趋势,假设曲线保持下去——甚至步伐要慢得多,那么这一点显而易见:连小型的数据中心环境也会有相当大的增长率,同时可以在接下来的15年至20年保持一模一样的占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