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首席信息官峰会的现场,记者在会议日程上看到了吴健的名字。作为美国康普公司北亚区技术总监,他本次受邀参会,并做《创新技术引领数据中心发展》的主题演讲。在发言前,吴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向记者介绍了康普在数据中心基础建设领域是如何创新的。

数据中心“长寿”的秘诀是从“底”做起

数据中心唯“快”不破

吴健和记者分享了一组预测数据:预计2014年到2019年,全球带宽将呈暴涨趋势,其中移动数据预计增长10倍,实时视频增长4倍,云端数据增长3倍……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万物互联与数据中心的发展,据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5%.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吴健认为,从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建设角度来看,有几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需要考虑周全,即高速连接、安全性、灵活性。在数据中心中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中,高速传输是最突出的需求。

目前在大多数数据中心中,40G和100G是普遍被认可的传输速率,如此高速率的传输,对机房的服务器、机柜、连接线缆均有较高要求。其中较为特殊的,就是综合布线这个环节。“与其他网络设备不同,数据中心的线缆部署属于基础设施,不像网络设备可以随时更换,基础设施会用数十年之久,因此一定要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将来服务器发展到多快,带宽需要多宽,需要把铜缆光缆一步部署到位。”吴健表示,“因此,我们需要更创新的标准和技术,不论客户如何升级网络设备,线缆都可以快速稳定地支持网络设备性能提升。”

增加 “输送量”的三种选择

那如何去应对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呢?吴健提供了三种选择,并用高速公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将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比喻成带宽,将流量比喻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

第一种方法是提升传输信号的编解码效率。换而言之,就是增强运输工具,原来是小轿车,现在改成大巴车运输。

第二种方法是多布线,增加接口,利用多芯数连接器连接很多线缆。也就是说多修路,增加城市之间的道路连接,路多了,自然走的量就大了。

第三种方法是增加线缆的传输速率。这种方法就好比将路面拓宽,四车道改成八车道,既不用承担多修路的高成本,又可以满足大流量高速的流通。

“康普的选择,就是在第三种方法中坚持创新。康普创新出新的等级的线缆,有很强适用性,能达到未来高的连接速度,避免随着IT设备的升级而更换机房里面的基础设施。”吴健谈到。

寻找通往罗马的捷径

吴健表示,康普的宽带多模光纤(WBMMF)网络扩容技术,主要应用的是波分复用技术,可减少所需光纤数量,提高信道总容量。

在传统单模光纤中经常运用到波分复用技术,同一根光纤传输不同频段的信号波,传输速率快,传送距离远,缺点是功耗大,成本高。而多模的成本较低,但是传输速率有瓶颈,超过40G后提升困难,传输距离也较短。

康普创新地将波分复用技术从单模移植到多模,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传输速率,并且可以将并行光纤数量减少到原来的 1/4 或更少。“使用宽带多模光纤的两芯速度可达 40G、100 G,未来甚至能达到 400 G、800G.”吴健指出。

标准作底,构筑生态蓝图

记者了解到,康普的宽带多模光纤最近已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制定的 TIA-492AAAE 规范实现标准化。WBMMF光纤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命名为OM5,并得到生态圈合作伙伴们的普遍认可。吴健认为,新型的多模光纤有很高的品质,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标准,新的等级,这必然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撑。

“建立标准还远远不够,康普还需要和收发器厂商合作,制造出新型的收发器,可以一次发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再将收发器安装在各种设备中,这样才算解决设备高速传输的初步生态链。”吴健强调,“我们希望自己是领导者,但不是唯一者。康普上游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有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先做好标准化工作,然后扩大市场,这才符合互联网共享思维的精髓。”

吴健还透露,国内绝大多数行业的硬件资源、基础设施投入都不逊色于国外,差异更多的在于理念。国外投资理念很强,更看重的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带来的效益,例如有时候可能投资的总金额很高,但是生命周期很长,后期维护的成本很低,客户就更倾向于这样的投资。“国内有这样意识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采访最后,吴健谈到了网络带宽的一个发展趋势,以太网1973在美国诞生,最初的传输速率不到1兆,后来慢慢发展到十兆百兆。在2000年前,千兆还被认为是很先进的传输速率,可现在10G、40G、100G也成了标配。“毫无疑问,下一步将是400G,800G,网络对高速率连接的需求将越来越快。”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4-01-09 16:53:00
市场情报 中兴通讯分布式存储+ DPU,加速数据中心转型
存储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完善、加速演进,以更好地满足业务的存储需求,但同时也使得存储协议和文件系统越来越繁重。 <详情>
2023-11-17 10:35:56
Rambus 通过新一代CryptoManager安全IP解决方案增强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保护
2025-04-16 10:55:15
油城算力攀“新峰” 丝路云网架“金桥” ——克拉玛依市算力产业发展纪实
2025-04-15 10:57:00
筑AI生产力底座 酒仙桥论坛丨AIDC创新驱动力新变革专场将于4月16日隆重举行
2025-04-11 18:26:00
26亿!普洛斯中国首支数据中心基金完成募集 AI驱动算力资产升温
2025-04-07 16:10:47
科智咨询:寒冬将尽,春山可望!AI引领中国IDC市场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025-04-03 12:04:48
原创|中国智算中心建设“过剩论”的另一面
2025-04-02 11:38:00
AI重塑云基础设施 亚马逊云科技获评IDC全球IaaS评估报告双第一
2025-04-01 19:48:00
中信集团在港成立人工智能科创中心 助力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04-01 19:36:00
普洛斯中国首支数据中心基金完成募集,投资规模约26亿人民币
2025-04-01 18:19:39
投资20亿元、2000P,华池中科超级云智算中心一期项目开工
2025-04-01 14:13:15
“全球重点区域算力产业考察年度行”活动之——走进张家口:把脉算力新高地
2025-04-01 14:11:08
联想AI服务三大品牌首次集中亮相 覆盖三大客群全面抢滩AI服务
2025-03-31 17:51:00
预估1.2亿 中国电信芜湖大数据中心A1楼机电建设招标
2025-03-31 14:06:38
追踪AI算力领域热点产业资讯|《算力产业核心内刊》企业Pro版正式发布!
2025-03-31 14:02:37
方榕出任中兴通讯董事长
2025-03-31 13:50:16